ID: 23983566

江苏省徐州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10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第一,答题,答案,试卷,生物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周测答案 选择题(一题2分,共15道题) A B A B C B A D A A C D C C D 填空题(一空一分,共18空) 16、(5分) (1)反光镜 (2) 侧面 细准焦螺旋 (3) 40 (4) 转换器 17、(5分) (1) 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没有)影响 (2) 废电池浸出液浓度 单一变量 (3) 对照 (4) 每缸内只放一条金鱼,数量太少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试题 生物 (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报道,已经有AI教师在学校“正式上岗 ”。AI教师是一款人形机器人,会说话,能与 学生互动。能判断AI教师是否属于生物的是 ( ) A.能否生长和繁殖 B.能否自由行走 C.能否进行思维活动 D.能否进行语言交流 2.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描写了乡村田野的优美景色。水稻、青蛙等都是 生物,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描述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B.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现象 C.生物都能运动 D.生物都能适应任何环境 3.“蚂蚁搬家,大雨来到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等天气谚语的出现主要是人们运用了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4.用显微镜观察写有“abc ”二字的玻片,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图像应该是 ( ) A. B. C. D. 5.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做了以下实验:将如图中甲、乙两个烧瓶 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进行观察,那么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 A.空气 B.微生物 C.管口形状 D.温度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能影响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①人 ②阳光 ③空气 ④牛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8.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24年一季度,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约1000万亩。对于生长在农田 中的小麦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农田中的杂草、蛇、 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小麦 9.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使用了 10 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 (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纸板盖住 B.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 C.将 10 只鼠妇同时从细湿土处放入纸盒内 D.10 只鼠妇太多了,改成 2 只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 ) A.炎热的夏天,大树下非常凉爽 B.枯叶蝶的形状很像枯叶 C.北极生物海豹的皮下脂肪特别厚 D.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11.生活在同一棵树上的蚂蚁会帮蚜虫驱赶天敌、照顾后代,当蚜虫受到蚂蚁触角的“按摩 ” 后,能分泌含糖量高的“蜜露 ”供蚂蚁取食,请判断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12.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造成“南橘北枳 ”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春江水暖鸭先知 ”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13.单县的冬天,银杏纷纷落叶,而雪松却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 ( ) A.银杏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雪松和银杏存在着竞争关系 C.雪松和银杏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雪松比银杏更高等 14.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 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