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历 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 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 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 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 2.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这表明 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 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 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 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帝时代存在的可能 3.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板)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 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 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4.“天下”一词屡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尧典》曰:“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诗经·小雅》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先秦的“天下”一词 A.具有国家的含义 B.指汉族生活地区 C.区分内夷和外夷 D.包含中国和邻国 5.饕餮是商人信仰图腾,商代青铜器多有饕餮纹;“凤鸟”则是周人信仰的图腾,西周建立后,凤鸟纹样开始流行。商人重酒,周人禁酒,周公颁布禁酒令《酒诰》限制饮酒,周代青铜酒器大量减少。商周两代青铜器的变化说明 A.祭祀成为青铜器的主要功能 B.政权更迭影响文化生活 C.商周时青铜文化达到了鼎盛 D.经济发展推动制度更新 6.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 A.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 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 C 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 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 7.春秋战国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受到广泛推崇,从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声名显赫的圣王,并汇聚成具有纵向血缘关系的儒家五帝系统。五帝文化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 B.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 C.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 D.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ˇ 8.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工隶臣”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现象。这些政策 A.改变了秦朝社会阶层结构 B.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萎缩、 D.反映出“工商食官”体制趋于严密 9.秦朝时,儒家的政治思想对法家来说当然应予强烈谴责。可是儒家的社会和道德价值观念在秦始皇统治期间似乎非常成功地与法家思想并存。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法家思想是官方意识形态 B.秦朝的统治体现务实精神 C.秦朝统治者选择儒法融合 D.儒家道德观念被秦朝沿用 10.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占领陈后,三老、豪杰建议“复立楚国之社稷”,陈胜乃建号“张楚”。项羽在彭城建“楚”,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这折射出 A.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B农民起义迫切需要树立政权合法性 C.秦文化的扩张严重滞后于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