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23 级高三学年上学期九月份月考 历 史 试 题 ) 而弃禾田。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 ”由此可知,当时江西新城地区( A.长途贩运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考试时间:75 分钟 分值:100 分 C.高产作物推广种植 D.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5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铁炮在制式上和原理上基本相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 清军的重型火炮有效射程仅 1000 多米,英军的重型加农炮最大射程可达 4500 米;清军发射一门 炮弹需要 6 分钟的时间,而英军每 2 分钟可以发射三发炮弹。这有助于解释 19 世纪中后期的清朝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2021 年,贵州省铜仁市方田坝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遗址中出土了一枚商周时期的牙 ( ) 璋,与三星堆、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牙璋在形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遭到列强欺凌的根源 C.发展传统科技的困境 B.革新政治的内在要求 A.商、周政权对贵州地区的直接统治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 D.引进军事工业的缘由 C.贵州与巴蜀、黄河流域广泛的交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6.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日刊》经常使用口语化的文字表达,通过贴近性的内容和煽情式 2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表所引唐诗中,能够作为史料用于直接佐证对应历史问题 1112 号登载的《北京开滦矿工罢工经济后援会宣言》大量运用“人吃人” 的话语鼓动群众。比如第 研究的一项是( ) 选项 “生不如死”等情绪化词语,强烈呼吁社会各界同情矿工境遇。这说明( ) A.白话文普及推动了文学革命深入发展 B.知识分子积极动员民众参与社会改造 C.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 D.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结合工人运动实践 唐诗 出处 历史问题 A B C D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唐代市民生活与城市管理 7 .五四运动爆发直至当年 10 月,学生排日运动依然继续进行,日本外务省及其国内舆论普遍认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李白《永王东巡歌》 唐代文人华夷观念的变化 唐代租庸调制的执行情况 为英美在华势力、中国亲英美派政客是“煽动 抵制日本的主要势力。《大阪新报》甚至指出 欧美人 ” “ 与中国人结成了恩惠关系,谋得中国国民之欢心”。这反映出( )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白居易《赠友》 A.中国排日浪潮持久未衰 B.欧美对中国文化渗透成效显著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刘沧《及第后宴曲江》 唐代科举制的改革与发展 A.A B.B C.C D.D .北宋前期,描写都市生活、关注女性内心情感的“柳词”曾风靡一时,后苏轼以雄奇奔放的豪放 C.中日文化冲突日益加剧 D.日本忽略中国青年的自觉意识 8 .1933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鼓励农民建立犁牛合 3 作社,通过自愿集资入股、生产资料公有的形式开展联合;设立农事试验场,要求中央土地部指 导各地。该纲要的实施( ) 派词风一改此势。南宋,辛弃疾将豪放派进一步发扬光大,忧国忧民、抒发爱国情怀成为宋词的 主要内容。宋词的发展变化(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为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A.推动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B.促进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 C.推动了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D.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C.体现了理学影响力的扩大 D.提高词作在科举考试中的比例 9 .1942 年 1 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举行了一场学院派风格的“大音乐会”,但并未获得群众 4 .清嘉庆十年(1805 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 好评。在随后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