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基本信息 课程标准模块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主题概述 第一单元是由三课六个框题构成,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核心内容展开。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产生的?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核心地位是怎样确立的?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围绕这些主题内容,通过议题式教学法,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党的相关知识加以理解、深化对党的认识,近而坚定对党的信念,形成对党的政治认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涵养科学精神,培养法治意识,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主题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小学及初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课学习的基础上,又经过高一上学期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必修二《经济与生活》内容的学习,对于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且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概念已经非常的熟悉,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围绕某个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学生们生活在当下的中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亲历其中的感触。了解党对国家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但是由于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欠缺,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能力也不足,所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缺乏系统的把握,对于中国共产党地位的确立、历史及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对于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也认识也处于比较零散、浅显的阶段。 开放性学习环境 桌椅分5组圆桌形摆放为了便于学生们讨论;传统的教学黑板用于适当板书或归纳学生答案或引领学生的思路;多媒体设备以满足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了解相关资料的需要。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政治与法治》这个模块是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基础性认识,也可以为他们理解政治文明提供指导和引领。 ———摘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这本书整体的解读,我对第一单元作了如下教学设计:1.通过学生完成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国情比较表,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国情;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比较和鉴别方案比较表,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根本性弱点,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理解无产阶级的优点,近而寻找到“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这一根本问题的初步答案。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学生们逐步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科学精神。理解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清楚落后就要挨打,形成今天的中国必须要强大起来、走向富强,走向复兴的政治认同。增强自身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民族复兴,强国有我的公共参与能力。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坚定对党的信念。2.通过总结提练情境资料,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