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人体的结构层次,是前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和生活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动物体和人体的构成,也为今后学习动物的结构特点、行为方式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小学科学课中接触过器官和系统等相关的词汇,初中已学习了生物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结构和生活等知识,通过本单元第一章的学习已初步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这些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另外,七年级学生对实验课堂兴趣浓厚,但动手能力还较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提供示例图片等支架下完成解剖观察实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限,对于微观构成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提供多种直观素材,帮助学生建立起微观到宏观的联系,引导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高等动物体或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描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4.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5.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念。 教学重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教学难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从微观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渐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述法、归纳总结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片标本、新鲜的鸡心脏)、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 动物体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如果一枚受精卵只分裂,能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体吗?那么还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构成生物体,本节课我们以人体为例来探究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 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授新 教学任务一: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课件展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图片,然后设问:这些形态、结构不同,功能各异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59页最后一段内容,结合学案的图示完成学案的“学习任务一” 评价学生学案完成情况,然后通过播放视频进一步讲解细胞分化的过程,总结组织的概念。同时强调:细胞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自主学习教材59页最后一段内容,完成学案的“学习任务一”。 聆听、记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出细胞分化和组织的概念。 教学任务二: 实验探究: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明确实验要求:用显微镜观察几种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根据结构特点,辨认玻片标本中的材料所属的组织,说明辨认理由。根据教材60页插图和文字完成学案“学习任务二”表格中的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然后通过举例、课件展示图片等方式总结四种组织的细胞特点、功能和分布情况。 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动手实验,观察人体的四个基本组织,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二”表格中的内容。 倾听并修改和完善导学案的内容。 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人体的四种组织,进一步辨别各组织的特点,从而理解其功能。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实验探究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强化重点 教学任务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鸡的心脏,并结合教材61页文字,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用镊子挑一挑鸡心脏表面光滑的薄膜,是什么组织? 2、用镊子找出脂肪,脂肪通常呈小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