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7877

3.2 课时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课件 (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271304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化学,高中,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课堂导入 【计算公式】 写出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公式? ①已知物质的质量: ②已知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 ③已知物质的粒子数: ④已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n(B)= n(B)=; n(B)=; n(B)=c(B)·V[B(aq)] 课堂导入 结论:物质的量是联系各物理量的桥梁,可以简便的进行各量之间的换算。 物质的量n 物质质量m 微粒数N 物质的量浓度CB 标况下气体体积V X NA ÷ NA X M ÷ M X V ÷ V X 22.4L/mol ÷22.4L/mol 新知讲解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Na + 2H2O = 2NaOH + H2↑ 2 2 2 1 化学计量数之比 ∶ ∶ ∶ 扩大6.02× 1023倍 2×6.02×1023 2×6.02×1023 2×6.02×1023 1×6.02×1023 ∶ ∶ ∶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2mol 2mol 1mol ∶ ∶ ∶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 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新知讲解 n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 m之比(同一物质) = V之比(同T同P) = m M n = N NA 为定值,约等于6.02×1023 mol-1 物质确定则为定值,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 V Vm 对于气体, 同T同P下为定值 随堂练习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质量不一定相等,但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 (3)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 (4)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可表示4molNa与1molO2反应生成2molNa2O。(  ) (5)根据方程式Mg+2H+═Mg2++H2↑,可知1g镁与足量氢离子反应可生成1mol氢气。(  ) (6)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守恒。(  ) × × × × √ √ 新知讲解 1 1 n(Fe) 0.5 mol n(H2SO4)=cV液 =2 mol/L×0.25 L = 0.5 mol 反应方程式:Fe + H2SO4 =FeSO4 + H2↑ 1 n(Fe) 1 0.5 mol n(Fe)=0.5 mol = 例1 250 mL 2 mol/L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 解题步骤 写方程式 落系数 成比例 算结果 新知讲解 例1 250 mL 2 mol/L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题步骤 写方程式 落系数 成比例 算结果 n(H2)= 0.5 mol 1 1 0.5 mol n(H2) 1 0.5 mol 1 n(H2) = V(H2)= n(H2) × Vm = 0.5 mol×22.4 L/mol =11.2 L (2) Fe + H2SO4—FeSO4 + H2↑ 新知讲解 【基本步骤】 第一步:转—将已知的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 第二步:写—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步:标—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量何未知量(未知量可用相应物理量符合表示); 第四步:列—列出比例式; 第五步:解—根据比例式求解。 新知讲解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就可求解未知量。例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得关系式:3CO-3CO2-3CaCO3即CO-CaCO3利用两者之间的质量关系或物质的量关系进行求解。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新知讲解 例2 相同条件下,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H2的体积相同,则Na、Mg、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n相同 2Na~H2 Mg(Fe、Zn)~H2 2Al ~ 3H2 6:3:2 变式 标准状况下,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