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乡市一中2024—2025学年上期初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分值:50分 时间:50分钟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这次学习回溯之旅。我们相信,在这紧张而又愉快的时间里,你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 “民国”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飞跃。从法律上实现“民国”取代“帝国”的措施是( ) A.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B.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发布《大总统选举法》 D. 通过《国民代表会议条例》 3. 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照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受画:《落禧与光绪》 地图:《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书船:《狂人日记》 A. 侵略与抗争 B. 近代化探索 C. 国民大革命 D. 实业与救国 4. 下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标志着( ) 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 A. 推翻了君主专制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5.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 具有明显的限袁倾向 C.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 充满强烈的排满色彩 6. 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共同议题是( ) A. 讨论国共合作 B. 拟定三大政策 C. 成立黄埔军校 D. 发动北伐战争 7. 1921年8月,毛泽东开始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10月,他深入了解粤汉铁路工人的生活情况;11月,他发表了《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毛泽东的上述活动( ) A. 指导了五四运动的开展 B. 受到了中共一大的影响 C. 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推动了黄埔军校的建立 8. 如图是1931年刊发于《互助周刊》的漫画《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反映的相关史事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9. 如果把五四运动和一二 九运动做一个比较的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发生在北京(北平)的运动 ②工人阶级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③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④都有向行政当局请愿的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文指出,说起1936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 A.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B. 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 C. 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 D. 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 A. 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 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 执政党的政治需要 D.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材料中所述事件( ) A. 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B. 表明蒋介石主动接受停止内战的主张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