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8791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07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统编,语文,学年,2025-2026,答案
  • cover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diàn堂,也有玲珑tī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lǎn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  )堂 tī(  )透 饱lǎn(  ) (2) 选择合适的短语填在语段的横线上。      山乡村野 亭台楼阁 2. 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你们上课时不要窃窃私语,尤其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递进复句) B. 尽管小区里每套房子都价值数百万元,但在楼房不起眼的入口下面,一条条长长的、坑洼不平的通道尽头,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转折复句) C. 无论运动员是否摘取了金牌,他们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都以其强烈的感染力,令人难以忘怀。(并列复句) D. “双减”之所以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是因为这是一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政策。(因果复句) (一) 名著阅读。 3. 下图是某-出卷网-为即将出版的《艾青诗选》设计的封面,构图有些单调,如果要在画面上再添加一种事物,你会添加什么?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内容加以说明。 4. 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文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你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吹芦笛的诗人” 《(1)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光明 (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 虽然剧情不长,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却引起网络热议,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为什么一个柜子(屋子)可以住两个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从未善待瑰宝,很多文物在陈展时随意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为什么小玉壶向记者郑重强调自己是“盏”?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国,鲜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于管理混乱,这些艺术瑰宝并不能发挥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临被偷盗、被损毁、被挂上电商平台的命运。 再放眼全世界,在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据统计,仅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离乡的瑰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选自“中国江苏网”,有删改) [材料二] 守住文化之根,是民族情结的必然要求。让流失文物“回家”的理由众多:流失文物见证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文物留在国外损害了民族自尊,文物回收后在国内会受到更好保护……呼吁流失文物回归的背后涉及民族尊严。此外,文物离开母体后,历史的真相往往也会随之消失。比如我国的西北边陲曾是千里佛国,假设敦煌的佛像皆消失或流失海外,那段佛教昌盛的历史就很有可能被风沙湮灭。 守住文化之根,社会各界须齐心协力。一方面,防止文物流失与流失文物追回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应在源头上杜绝文物流失;另一方面,中国流失文物在世界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