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8973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二章)复习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9-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62489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3张,课件,复习,一二,人教,生物和细胞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2024) 七年级 生物学 (上) 欢迎回到神奇的生物世界 2025年9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二章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2 生物的特征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二章 1.认识生物 2.认识细胞 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2.2 植物细胞 2.3 动物细胞 2.4 细胞的生活 知识回顾 科学方法:观察 如何观察生物 观察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有顺序、有计划等 观察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观察步骤 观察植物: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确定观察目的 明确观察对象 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观察结果 观察动物: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等 B.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 C. 观察方便、直接,因此所需时间很短 D.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练习与应用 C 2.在“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活动中,下面四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 小红因为不喜欢毛毛虫,所以在观察活动中不记录这类生物 B. 小平发现一只蟋蟀,这只蟋蟀很快就蹦到校园外,但小平依然把它 记录下来 C. 小明抓到一只鸟,把它带回家关在笼子里饲养 D. 小徐的观察记录中有蜘蛛,后来发现其他同学的都没有,就把它 删掉了 练习与应用 B 知识回顾 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需要营养物质 能进行呼吸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 生长、发育和繁殖 具有 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 例如:牡丹是由细胞构成的 例如:兔子吃草 例如:人需要呼吸 例如:含羞草被触碰后合拢 例如:植物产生种子;发芽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实 例 3.在歌曲《上春山》是一场美妙绝伦的对古诗词的致敬之旅,歌词涉及的诗句大多蕴含着生命现象。下列诗句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 A ) A.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巩固与提升 A 4.下列谚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D ) D 选项 谚语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 D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巩固与提升 放大物像: 调节焦距: 调节光线: 显微镜 基本结构 使用步骤 成像特点 目镜和物镜 粗、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和反光镜 倒 像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整理收镜 第二章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1.基本结构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倍数 X物镜的倍数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反光镜 电光源 镜筒升降 载物台升降 光源不同 升降部位不同 调焦螺旋位置不同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区别 2.对光调光 一转:转动 ,使低倍 对准通光孔。 二转:转动 ,使较大的 对准通光孔。 三转:转动 ,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转换器 物镜 遮光器 光圈 反光镜 对光成功的标志: 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三转三使” 一放: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放在 ,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 二降:转动 ,使镜筒缓慢 至物镜 接近标本,眼睛从侧面看着 。 三升:左眼看 ,逆时针转动 使镜筒缓慢 直到看清物像。(右眼睁开画图) 四调:调节 ,使物像更加 清晰 。 载物台 通光孔 粗准焦螺旋 下降 物镜 (防止物镜压坏玻片) 目镜 粗准焦螺旋 上升 细准焦螺旋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整理收镜 ( 三转三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