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9116

9《论教养》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472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教养,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论教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透过文中列举的众多现象,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教养”“风度”“善良”的本质及其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把握书简类议论性文章从讨论现象到剖析本质的行文思路,学习通过对比分析说理的论证方法。 【拓展资源】 《择善而从最重要》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语句,把握作者观点 (一)组织学生跳读《论教养》《择善而从最重要》两篇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文章 讨论的话题 作者的观点 《论教养》 教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择善而从最重要》 善良 让善在我们的周围日益增长。 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 爱,需要理智;爱,必须同智慧结合。 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 对重大原则保持诚实的态度。 (二)议论性文章往往围绕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或层次设置分论点,以此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请从两篇文章中选取关键句,确定一个中心论点,并围绕它设计2—3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中心论点:文明礼仪重在内在修养。 分论点:文明礼仪是尊重他人; 文明礼仪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文明礼仪是对一切保持诚实。 活动二:引导学生梳理行文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指导学生梳理两篇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作者用对比分析说理的论证方法。 文章题目 讨论现象 剖析本质 列举正面事例分析 列举反面事例分析 得出结论 《论教养》 列举有教养的人会尊重别人、珍惜别人的时间等现象。 列举一系列假设情形作为没有教养的事例。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他人。 《择善而从最重要》 而爱与友情逐渐增长,扩展到许多方面,却能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变得更加崇高,而站在爱与友情中心的人—则变得更加明智。 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及越远渐次微弱。 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 而智慧却是坦诚可靠的。智慧,从不欺骗别人,首先是不欺骗智慧者本人,智慧给智慧者带来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 缺乏善良因素的精明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或迟或早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 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 活动三: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警句,总结作者观点 教养和善良都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阅读两篇文章,概括它们各自的本质。搜集相关的名言警句,并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以下为参考示例——— 概括本质: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 无论是人或社会,教养都是其最重要的财富。———托马斯 赫胥黎 教养不仅仅是行为举止上的礼貌,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美德。———约翰 洛克 礼貌是最微小的教养,但却是一种珍贵的教养。———亚里士多德 教养不仅在于知识的多少,更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彼此。———马修 阿诺德 观点总结:这些话反映了教养的重要性和内涵,可见,在不同历史时期,教养始终被视为人类行为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四:对接中考,实践运用 (一)(分析论据)请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判断它最适合作为两篇文章中哪段的论据,简述理由。(4分) 【链接材料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链接材料二】1934年,长征路上,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身受重伤,不幸被俘后,抵制了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牺牲时高呼:“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二)(表达看法)寻找生活中的能体现教养或善良品格的人或事,结合文章观点加以简评。(4分) 【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