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975年8月的一天,肝病专家陶其敏从冰箱取出一支疫苗请护士为她注射。这支疫苗是她带领研究团队刚刚研制出来的我国第一代乙肝疫苗。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苗研制出来后,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做动物试验的条件,为了让乙肝疫苗尽快应用,陶其敏毅然率先接种了乙肝疫苗,获得了第一手的安全数据。她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用疫苗预防乙肝的先河。通过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显著下降。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除了乙肝,还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它们都具有传染性。但脂肪性肝炎不传染。同样都是肝炎,有的传染,有的不传染,这是为什么呢? 脂肪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都是肝病,两者的病因却不一样。前者由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多导致,不传染;后者由肝炎病毒引起,病毒能不断增殖、传播,所以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像病毒性肝炎这样,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有些有地方性、季节性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病 真菌性传染病 (如肺结核,细菌性痢疾) (如艾滋病,乙型肝炎) (如蛔虫病、血吸虫病) (如手癣、足癣)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细菌。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还有鼠疫、伤寒、淋病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这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都是病毒性传染病。感染血吸虫会引起血吸虫病,这是一种寄生虫病。寄生虫病还有蛔虫病、蛲虫病、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等。 小资料 蛔虫、蛲虫等蠕虫常寄生于人的肠道,引发肠道蠕虫病。肠道有蛔虫的患者可能会食欲减退、贫血等。感染蛲虫的患者常有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的症状。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例如,1918年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使至少2000万人丧生;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类似结核病症状的记载,据统计,2021年全球有约160万人死于结核病。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时出现,如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发传染病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图4-21)。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作传染源,如携带鼠疫耶尔森菌的鼠类是鼠疫的传染源。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作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作易感人群,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主要由飞沫传播,人吸入病原体后可能感染。 霍乱、伤寒等的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等,人进食、饮水后可能感染。 艾滋病、乙肝等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等体液(体内液体的总称)中,通过性接触、血液等传播。 血吸虫的幼虫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人接触受污染的水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控制 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隔离等 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切断 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 易感人群 保护 假如我们班有五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