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9930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4空间探索 培优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2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207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空间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4空间探索 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A D B D A C B D B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C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A.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任务,但不是在月球背面采样,故A错误; B.嫦娥六号在2024年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故B正确; C.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与月球背面采样无关,故C错误; D.玉兔二号是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主要是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不负责采样,故D错误; 故选:B。 2.解:A.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等,可实现快速定位,故A正确; B.人工降雨依靠气象技术和催化剂等,与北斗无关,故B错误; C.远程看病是医疗领域借助通信等技术,非北斗功能,故C错误; D.天气预警由气象系统利用气象监测等实现,和北斗关联小,故D错误。 故选:A。 3.解:彗星由固体物质构成,受太阳风的影响,表层物质会气化形成长长的彗尾,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造成的。 故选:D。 5.解: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不是太阳的行星,故A错误; 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故B正确;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C错误; D、人类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大爆炸宇宙论的真实性,故D错误。 故选:B。 6.解:A.水装在漏斗中,会受到月球的吸引力,所以漏斗下端会有水漏出,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就是被大气层散射的光的颜色﹣﹣﹣蓝色,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B不符合题意; C.500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mg=500kg×10N/kg=5000N,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不能轻易举起,故C不符合题意; 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减速火箭竖直向上的推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故选:A。 8.解:A.中国空间站轨道倾角约为42﹣43度,并非30度,并且中国空间站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技术验证以及科普教育等和平用途,不是主要承担军事监测任务。所以选项A错误。 B.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为10年,并非20年;总重量可达180吨左右,不是可扩展为200吨级八舱组合体。所以选项B错误。 C.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该选项关于轨道高度和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正确。 D.中国空间站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协同工作。并非各飞行器不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只有与核心舱组合才能够飞行。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C。 9.解: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不固定,如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故A不正确;彗星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故B正确;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故C不正确;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故D不正确。 故选:B。 10.解:太空中飞行的陨石接近火星时,被火星吸引而下落,撞击火星表面形成陨石坑。由于火星空气密度太小,陨石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接近为零,所以对火星表面的撞击力特别大,造成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A、2021年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