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1节 预防传染病 1.概述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 2.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3.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4.说出传染病的三大预防措施。 5.通过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法规,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球性。 【重点】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三大预防措施。 【难点】区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准确对应预防措施与流行环节;理解“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的逻辑依据。 一、新课导入 展示PPT中“2018—2024年我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与死亡数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变化(如2020年、2022年发病数较高),提问:“为什么流感在某些年份会出现大规模发病?这些疾病能在人群中扩散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疾病?” 学生观察图表,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如“流感会传染”“身边有同学得了水痘,其他人会被传染”),初步感知“传染病具有传播性”。 二、新知讲解 (一)传染病 传染病的定义与病原体 展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隔离”“蛔虫病患者症状”图片,提问:“这些疾病都是由什么引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并补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如流感由病毒引起,蛔虫病由蛔虫卵引起)”。 传染病的特点 展示PPT中“湖北省疫情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全球疫情累计数据”,提问:“从数据中能看出传染病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传染性”(能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和“流行性”(在一定区域、时间内大规模发生)。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以“流感传播”为例,创设情境:“小明得了流感,通过咳嗽将病毒传给同桌,同桌因没接种疫苗被感染”,提问:“这个过程中,哪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结合情境讲解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小明)。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路径(如空气飞沫)。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如未接种疫苗的同桌)。 展示PPT中“不同传播途径案例”(空气传播:肺结核;饮食传播:甲型肝炎等),帮助学生理解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提问:“如果想阻止流感传播,针对三个环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引导学生结合环节推导措施: 控制传染源:对患者隔离、治疗(如流感患者居家休息); 切断传播途径:阻断病原体传播路径(如戴口罩、勤洗手); 保护易感人群:增强免疫力(如接种疫苗、锻炼)。 强调:“传染病流行需要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阻止流行”,且“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主要的日常预防方法”。 (四)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快速梳理PPT中“常见传染病”核心信息(如蛔虫病:病原体蛔虫卵,预防需饭前便后洗手;肺结核:飞沫传播,接种卡介苗可预防); (五)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应急准备意识和防护能力 展示“SARS全球分布”“《国际卫生条例》”图片,简要介绍:“传染病无国界,需全球合作;我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障公众健康”。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训练 1.传染病的特征是( D )。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 D.都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可以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D )。 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两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一个环节 3.清代《种痘心法》记录了“选时痘之极顺者,取其痂以为苗”的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A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