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0492

2025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三章血液血管和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074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新苏教,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三
  • cover
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第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的第1课时内容,教材通过观察和讨论等活动,呈现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个成分的功能,结合血常规化验单,分析血液的某些成分异常后可能导致的问题,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活动,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各个成分的功能,并依此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和分析,学会关注自身身体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血液的组成及各个成分的功能。 2.观察人血图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高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复习巩固】 1.说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有哪八项准则? 2.说出我们购买食品需要关注哪些信息?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问:生活中,我们都有过去医院采血经验,通过采集和测定血样,可以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等信息。 血液有什么功能呢?血液中有哪些成分呢?这些成分有什么功能? 说出平衡膳食的八项原则、日常食品袋上面需要关注的信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思考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新知探究 血液 提问:血液在人体的心脏和各种血管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有什么作用呢? 过渡:生活中流血后,血液会很快凝固,为了观察血液的组成,我们应该加入什么物质,防止血液凝固呢? 抽取一定量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组成? 提问:血液的组成有哪些呢? 提问:如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呢? 观察:人血涂片 目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器材:人血涂片、显微镜等。 步骤: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图片。 2.对照图13-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说明:血小板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讨论:人血涂片中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分别有什么特征? 播放视频。 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 学以致用: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训练基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红细胞的数量异常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异常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展示:人体内红细胞数量正常值成年男子:(4.0-5.5)×1012个/L 成年女子:(3.5-5.0)×1012个/L,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值:成年男子:120-160g/L 成年女子:110-150g/L 补充白细胞的种类: 白细胞的数量异常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展示人体内白细胞数量正常值:(4.0-10)×109个/L 讲解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是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的数量异常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展示人体内血小板数量正常值:(1.5-3.5)×1011个/L 讨论: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的数值说明了什么? 目标:理解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数值的意义,关注身体健康。 素材: 1.血常规化验是身体健康状况判断和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化验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技术和血红蛋白含量等。 2.图13-3是一份血常规化验报告单(部分),包括化验的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和单位等。要特别注意红色方框内的箭头指向,它们表示对应项目的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箭头向上表示数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箭头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