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1329

第四单元 第3课《人工智能与艺术》课件【清华版】人工智能通识( 中学)

日期:2025-11-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4024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清华,中学,通识,人工智能,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第3课 人工智能与艺术 清华版(中学) 通 1 学习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在诗歌创作、谱曲和绘画中的技术发展与重要成果。 (2)探讨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02 新知导入 1、AI在艺术领域的多模态创作能力 人工智能已能生成高质量画作、诗歌及音乐,覆盖视觉、文学与听觉艺术,展现跨模态创造力。 AI设计的艺术作品 02 新知导入 2、艺术创作的技术革命 AI通过算法重构艺术生产流程,推动从“人工创作”向“人机协同”的范式转变。 03 新知讲解 1 AI诗人:用文字书写情感 1、诗词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色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融合了韵律、情感与哲理。 03 新知讲解 1 AI诗人:用文字书写情感 2、AI作诗的早期尝试与局限 初期机械拼凑法生成的诗词语义混乱、缺乏连贯性,艺术价值有限。 03 新知讲解 1 AI诗人:用文字书写情感 3、 统计模型的改进与不足 统计机器翻译(SMT)等模型提升了诗句流畅度,但句意还不够通顺,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 ①对汉字的语义理解不足。 ②对汉字的前后关系建模有限。 醉里梦中离,痴问心底一 笑下意前二,愁人人外里 03 新知讲解 1 AI诗人:用文字书写情感 4、深度学习的革命性突破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分析用户意图并映射到语义空间,生成兼具逻辑与诗意的诗句。下面是清华大学的作诗机器人“薇薇”在 2016 年所创作的一首题为《海棠花》的七言古诗: 03 新知讲解 1 AI诗人:用文字书写情感 5、大语言模型时代 进入大语言模型时代,只需要一个通用的大模型就可以完成各种作诗任务,只需要设计合理的提示词。下面是让GPT“以《海棠花》为题写一首七言绝句”得到的结果: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1、AI谱曲的历史起点 1956年,化学家希勒与艾萨克森用ILLIACI计算机创作《伊利亚克组曲》,意外开启AI艺术之路,成为计算机音乐的开山之作。 勒哈伦·希勒和伦纳德·艾萨克森用计算机作曲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2、跨界学者的传奇贡献 希勒从化学博士转型AI音乐先驱,其团队培养大批作曲家,印证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潜力。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3、深度学习的现代突破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分析音乐时序关系,取代传统规则方法,生成更自然的乐曲。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4、 Transformer的音乐革命 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如谷歌MusicLM)捕捉长序列音符关联,学习音乐“语法”,实现专业级作曲。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5、全流程生成的里程碑 Suno系统可生成完整音乐结构(主歌、副歌等),并实现词曲同步创作,标志AI音乐进入工业化阶段。 03 新知讲解 2 AI谱曲:用旋律奏响乐章 课堂实践: 字节跳动的抖音平台上,可以通过AI识别一张图片,就可以生成一张属于自己的新年单曲。请同学们上传图片,尝试生成属于自己的单曲吧! 03 新知讲解 3 AI绘画:用色彩描绘世界 1、艺术的内容和风格的定义 一张图片里既包含内容信息也包含风格信息。内容是图片所展示的事物本身,风格是展示的方式。如下图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前两张图的内容一样,而后两张图的风格一样。 03 新知讲解 3 AI绘画:用色彩描绘世界 2、内容与风格的分离技术 AI可将“内容”与“风格”分离,实现风格迁移。如下图椅子就是内容,颜色和样式就是风格。 人工智能生成的各种风格的椅子 03 新知讲解 3 AI绘画:用色彩描绘世界 3、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分离机制 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一幅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