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1879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52张)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59081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课件,5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第三节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1 2 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综合思维) 3 结合生活实例,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目录 目标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二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p47) (1)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石家庄遥感图 北方平原地区,聚落建设地形阻碍小,易于建设,往往规模较大,多呈现团聚形或棋盘式 南方某地区卫星遥感图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落人口较少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南北方聚落差异(p48) 北方平原地区 南方丘陵地区、山区 呈团聚型、棋盘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规模较大,聚居的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聚居的人口较少 西北地区 新疆禾木村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高原 1. 青藏高原的聚落为何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藏省拉萨;湟水谷地-青海省西宁) 思考 云贵高原 广西桂林喀斯特 北方平原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低山丘陵区: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 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区 西北地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动区、慈养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的遗址还有许多。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上,这说明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 P48活动1: 读图2-52、图2-53,完成相关任务。 上图中哪一个是山区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左图为山区聚落,右图为平原地区的聚落。 山区的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低地; 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P48活动1: 读图2-52、图2-53,完成相关任务。 (2)试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 ②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丽江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她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诃、中河、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流贯大街小巷,使丽江形成独具风情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原水乡。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①丽江古城北面和西面有山地阻挡西北寒冷气流; ②纬度相对较低。 夏无酷暑: 丽江古城坐落于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因此夏无酷暑。 (2)丽江古城的建设,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①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 ②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西北风); ③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进入; ④小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