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 口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2.人口增长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3.人口问题和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二、人口分布不均 1.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2,约为世界人口密度(60人/千米2)的2.5倍。 2.人口地理分界线 比较 项目 面积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疏 密状况 东南部 43 94 稠密 分界线 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 西北部 57 6 稀疏 3.人口分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重难点 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条件 东部 分界线 西部 自然 条件 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 黑河—腾 冲一线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 社会经 济条件 耕地多,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 开发 历史 开发较早 开发较晚 【对点训练】 (湖南株洲中考)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中国的人口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是(B)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B正确。 (2)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主要原因是(D) A.地震频繁 B.气候湿热 C.交通便利 D.高寒缺氧 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D正确。 (河北沧州东光县期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读图,完成1~3题。 2010—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2012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多 B.2014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C.2018年人口出生率小于3.78‰ D.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2.未来我国人口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劳动力资源过剩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3.面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A.实施三孩政策 B.增加就业岗位 C.倡导人口外迁 D.提高人口素质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4~5题。 4.《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B)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5.《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C) A.就业困难 B.人口分布不均 C.老龄化现象 D.人口增长过快 《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是我国推行“三孩”政策,该政策可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增长缓慢、出现的老龄化现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超14.4亿,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特征。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的主要依据是(B) A.人口素质 B.人口密度 C.人口变化 D.人口结构 7.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C) A.人口的分布比较均匀 B.台湾省人口密度最大 C.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D.由东南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