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3114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59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语文,统编,三年级,上册,园地,1课时
  • cover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 1.能梳理、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养成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1.能梳理、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养成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成为“语言探秘员”,进入“第一单元语言基地”探秘!基地有两个任务站,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探秘徽章”,集齐徽章可兑换“语言宝藏”哦! 任务一:词句宝藏站———挖掘“新鲜感” 任务二:成语解密站———破解“身体密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紧扣新课标理念,以“语言探秘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词句宝藏站”培养语言积累与思维能力,“成语解密站”强化语言实践与合作探究,既落实学科素养目标,又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能力。 新知探究 任务一:词句宝藏站———挖掘“新鲜感” 一、小组内分享课前找到的“新鲜感词句”。 1.分享例句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学生1回答:这个句子跟平时的句子有点不一样。把树枝、鸟儿、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听”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窗外的安静,衬托了同学们读书声音的好听。 教师点评:你的回答特别棒!精准指出句子用拟人手法,把树枝、鸟儿、蝴蝶写得像在听读书,既体现出窗外的安静,又衬托出读书声好听,对“新鲜感”的理解很到位。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这个句子是课外的,和《花的学校》一样,也是泰戈尔写的) 学生2回答:这里的“更夫”很新鲜,“更夫”指的是古代民间巡夜的人,他们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其中“走、提、追逐”属于动作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更夫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职业的向往。 教师点评:你的回答很出色!不仅清楚解释了“更夫”这个新鲜词汇,还敏锐捕捉到 “走、提、追逐”这些动作描写,进而体会出作者对更夫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句子的理解很透彻。 二、在我们日常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表达方式?想一想,然后组内分享。 1.出示例句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2)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三、我们读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应该怎么做? 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明确要求: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 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贴合新课标理念,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发现“新鲜感”词句的特点,如拟人手法、陌生词汇等,再经组内分享拓展阅读体验,最后明确积累方法。既培养学生语言感知与积累能力,又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助力提升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素养。 任务二:成语解密站———破解“身体密码” 1.让学生自读8个成语,把成语读正确,反馈时重点关注“散、爪、赤、疾、燥”的读音。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同学之间互助理解不懂的成语,教师再作适当点拨。 张牙舞爪: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可以想象猛兽凶猛可怕的样子来理解。 面红耳赤:“赤”也是红的意思,脸和耳朵都红了,可以联想自己面红耳赤的样子,理解这个成语一般是用来描写人紧张、激动、羞愧的样子。 3.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成语。 (1)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猜成语。如: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 (2)合作读成语,如男生———面红、女生———耳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