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3116

1 春 课件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31张PPT)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4680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2025-2026,统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引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一年中有个季节,不知道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呢? 春 夏 秋 冬 那同学们知道朱自清先生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吗? 朱自清 春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素养)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 《背影》,以及文艺论著,收于《朱自清文集》中。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走进作者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了解背景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知识储备 写景散文 朗 钻 嫩 眨 酝酿 巢 宛 擞 疏 蓑 润 出 眼 窠 转 稀 衣 lǎng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cháo wǎn sǒu shū suō 绿 抖 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 ( )应和 ( )和药 ( )和平 和 ( )和泥 ( )和牌 hé hè huò huó hú ( )黄晕 ( )头晕 晕 yùn yūn ( )宝藏 ( )躲藏 藏 zàng cáng zhǎng ( )涨潮 ( )涨红 涨 zhàng ( )单薄 ( )薄荷 ( )薄饼 bó báo bò 薄 ( )轻悄悄 ( )悄无声息 qiāo qiǎo 悄 大声朗读课文,声音响亮,把握速度和节奏; 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力求顺畅流利; 全身心投入,有充沛的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 注意文中语句的重音和停连。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朗读指导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读完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整体感知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第三段: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结构顺序来描写春的。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1段,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第1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只是说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第一部分———盼春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文章思路 盼春 ( 1 ) 绘春 (2—7) 颂春 (8—10) 总 分 总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第1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反复 拟人 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有的,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 第一部分———盼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1段,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齐声背诵第2段,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段是如何生动形象地描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的。 2.既然春已经来到了作者面前,为什么他不先从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第二部分———绘春 精读细研 1.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段是如何生动形象地描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