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3318

2.3 接入互联网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2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
  • cover
第3课 接入互联网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的课程完成了局域网的物理与逻辑建设,本课主要围绕将“信息科技教室的局域网接入互联网”展开,涵盖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相关网络设备以及具体设置方法等关键知识点。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不仅要了解接入互联网的基本原理,还需掌握路由器配置、网关与DNS服务器设置等的方法,最终实现教室局域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为后续网络应用与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使学生知晓需要通过ISP接入互联网,打破给计算机插上网线就能连接互联网的误区。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排除过程,以及系统分析问题、查找问题的过程,从“物理连接”到“软件配置”逐步定位故障,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学习者分析 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互联网查看相关网站,但并不太关注如何接入互联网。多数学生只知道路由器、光纤,对其功能和原理却并不知晓。学生对能访问互联网感兴趣,当他们自己完成配置后,若能成功打开网站会带来强烈的成就感。结合当前认知水平,学生不太理解路由器双IP的逻辑,对网关与DNS的功能也容易产生混淆。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学习,了解常见的互联网接入方式,知晓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作用,能够阐述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优势。 (2)通过分析,理解路由器在连接局域网与互联网中的关键功能,能够区分网络中的私网地址、公网地址、网关,举例说明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关系,理解DNS服务器的作用。 (3)通过实际配置路由器、设置计算机网络参数等活动,掌握路由器的基本设置方法,能够准确设置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使计算机成功接入互联网并访问网页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互联网接入方式,路由器的功能及相关配置,域名及DNS服务。 (2)教学难点 私网地址、公网地址、地址转换、网关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聚焦 教师活动1 演示一台配置正常的计算机,能够访问学校网络资源,但打不开外部网站。 提出问题:为什么打不开这个网站? 找学生回顾互联网的概念,给出原因———我们没有接入互联网,引出本课主题。 学生活动1 回忆相关知识,给出原因。 回顾互联网是由无数局域网组成,是世界最大的网络。 活动意图说明:结合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理解 “接入互联网”的必要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环节二 探索 教师活动2 讲解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播放短视频,介绍ISP的作用,引导学生说说家中使用的ISP。 说明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主要传输介质是光纤,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写一写。 扩展:展示流水全反射实验,简要介绍其原理。 引导讨论:为什么会选择光纤做接入的介质? 学生活动2 观看视频,反馈家中使用的ISP。 上网查找资料,完成写一写任务。 思考并总结。 ISP介绍短片。 全反射实验或视频。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ISP的作用;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光纤的基本含义,通过全反射实验或视频直观了解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为何选择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教师活动3 结合教材图例讲解路由器要配置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并说明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完成写一写任务。 提问:计算机如何知道对外的数据要给路由器? 在计算机上设置网关,即路由器上的私有地址。 演示如何分别用域名(如www.)和IP 地址访问同一个网站,提问:为什么我们更习惯用域名而非IP 地址? 展示“域名解析流程图”,讲解DNS服务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作用,补充讲解ping命令测试(ping www.),让学生观察域名对应的IP地址。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学生活动3 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完成写一写。 思考,讨论解决。 观察教师演示,对比域名和IP地址访问网站的差异,理解域名“易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