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6063

第一章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32968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一章,地理,PPT,18张,教学课件,第二
  • cover
(课件网)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一章 人口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了解“农民工”的概念、现状(区域认知)。 ②运用人口迁移的知识分析促使农民工转移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③结合资料分析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面临的难题,探讨解决农民工难题的对策与途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够运用人口迁移知识分析农民工进城与返乡。 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农民工,探讨解决农民工难题的对策与途径。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支生力军。我们生活中有农民工吗?什么是农民工? 一、了解农民工 农民工,即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是乡村籍工人(乡籍工)。 思考:从定义中能看出农民工群体的哪些特点? 身份属性:农民(户籍) 职业属性:第二、三产业 服务员、保洁、保安、工厂工人、建筑工、矿工建筑、采掘、纺织、服务、电子……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收入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工作时间长等。 1.在城市里农民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些行业一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习任务一:探究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学习任务一:探究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2.用人口迁移推拉力理论分析促使农民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 农村 城市 农民工 就业机会多 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高 教育资源丰富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生活不便 公共基础设施不足 自然灾害 收入低 学习任务一:探究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3亿,其中外出农民工1.72亿(2021年)。目前,我国建筑业、煤矿采掘业、纺织服装业和城市传统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来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说,农民工为城镇创造了财富,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砖一瓦 建设城市 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学习任务一:探究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4.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城市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城市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4.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3.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外出务工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繁荣农村经济、文化事业,农民工是城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往农村的纽带和桥梁。 学习任务二:探讨农民工面临问题及对策 农民工生活现状 学习任务二:探讨农民工面临问题及对策 年份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农民工 农民工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比例 /% 月平均资 年增 /% 月平均工资 年增 /% 2011 3 483 1 920 55.12 2012 3 897 11.89 2 130 10.94 54.66 2013 4 290 10.08 2 537 19.11 59.14 2014 4 697 9.47 2 832 11.63 60.29 2015 5 169 10.06 2 970 4.87 57.46 2016 5 631 8.93 3 233 8.86 57.41 2017 6 193 9.99 3 444 6.53 55.61 2018 6 868 10.89 3 732 8.36 54.34 年均 10.19 9.96 56.75 学习任务二:探讨农民工面临问题及对策 城市中的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医疗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为此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举家进城落户。 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