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6110

第五章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5666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第五,地理,PPT,30张,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②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③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难点: 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导入新课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20年后有不同的期望,但是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希望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思考:在当前的环境和发展形势下,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美好的未来呢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崇拜自然 采集渔猎时期 谋求人地和谐 现代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 1987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 《21世纪议程》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000 《千年宣言》 2012 《我们希望的未来》 1972 《人类环境宣言》 2015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可持续发展概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概括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概况 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地区之间 (3)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概况 (3)基本原则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适度保持人口规模 处理好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持续性原则 新课讲授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概况 (3)基本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共同性原则 新课讲授 自主探究一: 判断下列案例中的做法是否属于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 案例一 李家村是有名的经济条件落后村,村干部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把本村麦田中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再通过收费方式堆放城市垃圾。每年收入比种麦多出几十倍。村民手中有了钱,大家都衷心感谢致富带头人。 案例二 因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耕地(1亩≈666.67平方米),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委和矿上协商,共同开发复垦。十年来,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使村里的耕地由25公顷增加到40公顷。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案例一:不属于可持续发展。从麦田中取土,会破坏土地肥力,使耕地资源减少;农田大坑中堆放城市垃圾,既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该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案例二:属于可持续发展。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良性循环。 新课讲授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 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消除贫困 政府、制度层面 新课讲授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增加就业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文化素质 改善生活环境等作用 消除贫困 政府、制度层面 新课讲授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经济 企业、技术、经济层面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