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燃料的燃烧 一、选择题 1.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违规、违法生产引起的。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戴呼吸面具 C.准备好灭火器材 D.通风并严禁烟火 2.有关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烧杯上盖铜片是防止氧气进入水中 C.红磷燃烧与白磷燃烧产物不同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用水浇灭炭火 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 4.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前行 C.高楼着火时,应快速乘坐电梯逃生 D.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交通工具 5.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观察到IXE处门磷燃烧,②③处红磷、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处实验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有隔绝空气 C.对比③④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将④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产生相同现象 7.下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完成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下列提醒图标必须选择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 8.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案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不属于有机物 B.酒精存放处应张贴如图 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适量饮酒不影响开车出行 10.下列有关燃烧、灭火和爆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严禁烟火 C.建筑物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11.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C.煤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防止人中毒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2.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下列标志与森林防火无关的是( ) A.B.C.D. 二、非选择题 13.有关图标分两种,警示标志和禁止标志,带斜线的为禁止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14.爆炸是指可燃物在 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反应。 15.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16.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17.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1个即可)。 (2)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其他操作不变, (填“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