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营造清朗空间 1.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崇尚科学精神,能够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明确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不沉迷于网络,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 3.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能够在网络生活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 全面认识网络;正确对待互联网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个人发展;传播网络正能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偏远山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借助在线教育改变命运和大城市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两个对比案例创设冲突情境,并结合在线教育用户增长、青少年网络成瘾数据强化网络利弊并存的直观认知,自然引出“营造清朗空间”的学习主题,以此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 一、全面认识网络 【教师活动】组织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奶奶和爸爸,进行情境对话活动。并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完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通过情境及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不再片面看待网络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网上购物和沉溺网络游戏的两张图片。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进行思考。 【教师活动】承接上一个探究活动,继续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并进一步向学生阐述“媒介素养”的具体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对话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正确对待互联网信息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并提问学生情境图表达的内容。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图中体现了中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没有时间锻炼、阅读、写作业的情境。 【教师活动】在学生明白情境图表达的内容后,继续提出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上面的问题?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困扰?引导学生反观自身,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拒绝沉迷于网络。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图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网瘾少年的两张图片,以及相关链接的内容。提问学生:怎样才能避免染上网瘾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介绍什么是网瘾以及网瘾的具体表现和危害,旨在让学生对照网瘾的表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上网成瘾,主动矫正自己的行为。 【教师总结】学会选择网络信息。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同时,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代入自身角色,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沉迷于网络的不良影响,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教师总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教师活动】承接上一知识点,继续提问学生: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引导学生掌握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