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7949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评价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620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八年级,2024,科版,学年,第四章
  • cover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让甲、乙两个透镜正对平行光,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透镜对光线都是会聚的 B.甲透镜对光线是会聚的,乙透镜对光线发散 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D.甲是远视眼镜的镜片,乙是近视眼镜的镜片 3.“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4.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5.如图所示,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光具座足够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发光物体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发光物体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发光物体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发光物体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6.如图为某蝴蝶爱好者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拍照时蝴蝶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乙)画面时,蝴蝶和相机的距离比拍(甲)远 C.拍完(乙)之后再拍摄(甲)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拍摄画面时,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7.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 B.光屏上的像是烛焰放大的实像 C.仅将凸透镜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仅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 9.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它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D.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天体(行星)被放大的像 10.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为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起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 1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    _____的实像。小强同学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则   图是实像,   图是虚像,   图成像的规律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u=15 cm时成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把发光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 20 c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