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0139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843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高二,学期,期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纲要上、下。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尚书·盘庚篇》载盘庚要迁都于殷,需“命众悉造于庭”反覆晓谕。《周礼·秋官·小司寇》载西周“询万民三政”制度,即“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这反映了商周( ) A.国家治理能力弱 B.原始民主遗风影响政治生态 C.用儒家思想治国 D.贵族共和制下少数服从多数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根据材料“盘庚要迁都于殷,需‘命众悉造于庭’反覆晓谕”“西周‘询万民三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中,最高权力没有实行高度集中,天子依然要和贵族进行集体议事,反映了原始民主制遗风仍然有所留存的特征,B项正确;题干主要反映西周治理国家采用集体商议的方式,它的存在,对于改善最高统治者专断的局面,扩大公卿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发言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国家治理能力弱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A项;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以“仁”“礼”等概念为核心,不符合题干主旨和时间,排除C项;贵族共和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贵族组成国家机关,担任国家公职,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西周并不是贵族共和制,其主要制度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表所示是不同史籍对汉末、魏晋南北朝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 史料 史料出处 夏侯惇于建安中“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士,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三国志·魏书》 两淮屯田士兵五万,“溉田二万顷” 《晋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梁滚溉。” 《魏书·高祖纪下》 A.江南灌溉技术成熟 B.生产技术南北交流 C.形成农业技术体系 D.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士,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溉田二万顷”“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梁滚溉。”可知,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屯田还是利用水利设施灌溉农田,都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涉及江南地区的农业情况,还有北方地区的农业情况,江南灌溉技术成熟的表述片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显体现南北生产技术交流的内容,排除B项;仅从这些关于水利灌溉的记载,无法判断是否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书中对相关家族按照道德、功勋、血缘、籍贯,“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番酋长”也授予相应等级。此举( ) A.维护了门阀制度 B.破除了门第界限 C.改革了选官制度 D.削弱了士族集团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明确准确时空为: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