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0733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Inventions第2课时Listening&Speaking教学设计-新沪教八上

日期:2025-11-12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279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Listening,新沪教,教学设计,Speaking,2课时,教学
  • cover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Inventions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2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课型 听说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本课时为沪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Inventions的Listening&Speaking板块,核心内容围绕“发明”展开。听力材料围绕“讨论有趣的发明”。口语部分聚焦“询问发明相关信息”“表达对发明的看法”等交际功能,涉及的核心词汇有statement,personally,prediction,invent等,重点句型包括“What is it used for ”“When was it invented ”“Who invented it ”“I think... is very useful because...”等。 Why--1. 语言层面:承接七年级对简单物品描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发明”主题下的词汇与句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品介绍与信息询问的语言体系,提升听说技能。 2. 素养层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3. 实际应用层面:“发明”是贴近生活的主题,相关对话与表达在日常交流、课堂展示等场景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沟通问题。 How-- 教材采用“输入—内化—输出”的编排思路。先通过听力输入让学生感知核心词汇与句型,熟悉“发明”主题的语言表达习惯;再通过听力后的核对、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与交际功能;最后以口语任务实现语言输出,符合八年级学生“从感知到运用”的语言学习规律。 学情分析 【已知】 1. 词汇:学生已掌握部分简单物品的词汇,如 umbrella, watch等,以及基础动词(make, use, create)、形容词(good, nice, useful)等。 2. 句型:能运用“What is this ”“What can it do ”等简单句型询问物品及功能,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 3. 技能:具备基础的听力捕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如介绍物品、表达喜好等。 【未知】1. 词汇:缺乏“发明”主题下的核心词汇,如inventor, function, practical, convenient等,对词性转换(invent-invention-inventor)掌握不足。 2. 句型:不熟悉询问发明时间、发明者、用途的专项句型,难以连贯地介绍发明的相关信息。 3. 技能:口语表达中缺乏逻辑性,难以围绕“发明”主题展开完整对话,且语音语调不够自然。 【能知】 1. 能准确运用词性转换知识。 2. 能听懂听力材料中的细节信息,完成选择题等任务;能围绕“发明”主题进行情境对话,清晰介绍发明的功能、发明者、影响等。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 能准确认读、拼写核心词汇,掌握词性转换;能熟练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询问、介绍、评价等交际行为。 能听懂“发明”主题听力材料,提取细节信息;能进行连贯、自然的情境对话,语音语调基本准确。 2.学习能力:掌握听前预测、抓关键词等听力技巧,及“模仿—操练—创新”的口语学习方法。 能在小组合作中主动交流、倾听他人观点。 3.思维品质: 通过分析听力材料中发明的功能与影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文化意识: 认识不同国家的创新理念差异,尊重多元文化中的科技成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掌握核心词汇(statement,personally,prediction等)及重点句型(“What is it used for ”“When was it invented ”等)。 2. 能听懂听力材料中的细节信息,完成信息提取任务。 3. 能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进行关于“发明”的情境对话。 教学难点: 1. 听力中准确捕捉多个细节信息,并排除冗余信息干扰。 2. 口语表达中围绕主题连贯组织语言,实现从“单句回答”到“连贯对话”的提升,且融入个人观点。 易错点: 1. 词汇:混淆invention(名词,发明物);invent(动词)、invention(名词)、inventor(名词)的词性转换错误,如错写为“inventation”。 2. 句型:询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