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3466

第一单元 第1课时《按一定标准分类与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50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二年级,教案,格式,数学,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二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分类是数学知识基础与思维发展途径。本单元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将分类与计数紧密结合。例题由给定到自选标准,由单一到不同标准,呈现形式多样且难度递增,体现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强调分类是数据收集、整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入学前对生活分类有初步认识,学习兴趣浓。但“分类”概念和标准模糊,部分学生讲不清依据,需教师帮助,进一步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能在生活情境中敏锐观察并发现分类需求和问题。 2. 学会观察事物特征,识别不同分类标准。 思考现实世界 1. 深入思考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理解分类与数据收集的关系。 2. 能够分析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差异与联系。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分类标准和结果。 2. 能运用合适方式(如图示、表格)呈现分类整理的数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依据给定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计数方法。 2. 理解单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3. 学会用不同方式呈现分类结果。 难点 1. 深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 自主选择合适分类标准并清晰表达。 3. 理解分类是收集、整理数据的基础。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球图片、学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交流 (1) 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整理房间、书柜时,都用到了数学知识‘分类’。那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分类的情境呢?”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3) 当学生提到超市、书店等地方时,教师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大家说得很棒,超市里商品按类别摆放,书店里书籍按种类分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4) 请学生回答好处,如方便查找等,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5) 教师接着说:“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1)。 (6) 再次强调分类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期待。 (7) 提问学生对分类的初步理解,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 (8)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1.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2. 倾听同学的回答,学习不同的生活分类实例。 3. 回答分类的好处,参与讨论。 4. 关注教师板书,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评价任务 回答积极: 理解程度: 生活联系: 设计意图 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分类思想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习惯。 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感知并描述分类标准 展示例题 (1)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P1例1的气球图片,说:“同学们,看,这里有很多气球,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呢?”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气球的特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 当学生提出按形状或颜色分类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形状 颜色。 (4) 进一步提问:“除了形状和颜色,还有其他分类标准吗?”启发学生拓展思维。 (5) 请学生回答可能的其他标准,给予肯定和引导,让学生明白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6) 强调选择分类标准要根据实际需求,让学生理解分类标准的合理性。 (7) 再次展示气球图片,让学生再次确认分类标准。 (8) 总结分类标准的确定方法,为后续分类操作做准备。 活动二: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布置任务 (1) 教师说:“请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气球图片,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分别有几个,再把你分的结果记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