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和氧气”同步训练 素能分层 题目组合 建议时间 培基组 1、3、4、5、6、8、9、10、11、12 20分钟 固能组 1、2、3、4、5、7、9、10、11、13、14 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硫 D.冰水混合物 2.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酿造 D.红磷燃烧 3. 实验课上,小组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小路同学说,“可能是铁丝表面有污垢,应该重新用砂纸打磨铁丝”。对于“应该重新用砂纸打磨铁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方案 B.明确实验目的 C.实施实验 D.形成结论 4 . 美景吸引,高铁便利,国人旅游热情高涨。小明到西藏旅游,为避免高原反应,应随身携带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臭氧 5 . 【新考向·跨学科实践】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错误的是( ) A.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B.空气的组成C.物质的分类D.物质的三态 6 . 【新考法·生活情境】成都某日空气质量日报部分信息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的形成与空气污染有关 B.PM10指“可吸入颗粒物” C.污染物还包括二氧化碳 D.当日空气质量状况为优 7 . 【新考法·中国科技】2024年2月24日晚,广饶兵圣广场呈现的一幅“3D立体动感烟花画卷”离不开氧气的参与。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并不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鱼、虾等可以生活在水中,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8.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中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C.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这一种物质 D.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9. 【新考向·跨学科实践】供给呼吸是氧气的一种重要用途。医疗急救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给病人吸氧。吸氧设备中有医用氧气湿化器,其功能类似于“多功能瓶”。下列关于“多功能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输氧时,氧气应从短导管进入 B.可以观察气体的流速 C.集气时,多功能瓶必须装满水 D.不能检验气体的性质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10. (6分)【新考法·生活情境】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诗《风》中有这样两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人观察到的这种自然现象证明了_____的存在。 (2)小张发现家中有一些牛肉采用真空包装的原因是 。 (3)软面包中填充的气体可能是_____。 11 .(11分)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组成角度: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2)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 Ⅱ.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3)将工业制得的液态空气的钢瓶阀门打开,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阀门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Ⅳ.从环保角度: (4)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2 .(13分) 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小文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并形成知识树(如图1)。请你参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1)在氧气的物理性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