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生物第一次纠错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云南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生物多样性绿洲”。全省涵盖了从热带到高山冰缘荒漠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 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年来,云南几乎每隔一两周,就有新的物种惊艳“上新”。 决定我省生物多样性特性的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存环境多样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珊瑚虫 D.机器人 3.下列荔枝园中的生命现象与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一棵荔枝树上的荔枝有甜的和不甜的一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荔枝在秋天会落叶纷飞—生物排出废物 C.一颗荔枝种子能够长成荔枝树—生物可以生长 D.荔枝树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浇水和施肥一生物的应激性 4.下列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解鱼B.··片森林所有的生物 C.一个果园 D.一块麦田中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5,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以下活动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 。太空椒的大面积种植 B.万米深的海沟仍有微生物活动 C.空间站中水稻种子的萌发D.极少数鸟可飞越珠穆朗玛峰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7.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的科学家是 ,被国际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是由于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者是 。( ①林奈②达尔文③哈维④沃森和克里克⑤拉马克 A.⑤④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⑤①④ 8.下列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得出结论④作出假设 ⑤分析实验现象⑥发现并提出问题 ⑦实施实验并记录, A.⑥②④①⑦⑤③B.①②⑤④③⑦⑥C.①⑦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⑦⑥③ 9.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10.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设计对照,下列几组中不能形成对照的一组是() A.缺氧与缺水 B.潮湿与千燥 C.高温与低温 D.光照与黑暗 11.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有一处错误,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 鼠妇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明亮 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黑暗 25℃ 适宜 A.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B. 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C.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12.苹果有“智慧果”和“记忆果”的美称。苹果的品种丰富,常见的有红富士、金帅、红将军红星、国光等,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3.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界 B.门 C.科 D.种 14.下列诗句对生物的描述中,属于新陈代谢现象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D.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15.在“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活动中,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红因为不喜欢毛毛虫,在调查活动中她回避记录这类生物 B.小平发现一只蟋蝶,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但他依然把它记录下来 C.小明抓到一只鸟,把它带回家关在笼子里饲养 D。小徐的调查记录中有蜘蛛,后来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了 16.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示例中,科学工作者必须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是( A.更好的提出问题 B.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C.更好地制订和计划实施计划D.更好地作出合理的假设 17.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等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类等级越低,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B,分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