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6298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33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929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总论 分 论 整体感知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概 念 判 断 推 理 含义 含义和基本特征 表达与类型 含义与种类 内涵与外延 方法:定义、划分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准确把握 正确运用 有效进行 ★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 ★概念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七课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概念 选必3:逻辑与思维 准确把握概念 第四课 (二框四目) 明确概念 概念概述 1.含义表达 2.内涵外延 1.定义法 2.划分法 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 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 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 可见,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引起观念混淆,造成误解。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译文)村里有个人,给大儿子取名为盗,二儿子取名叫殴。有一天,大儿子盗拿着衣服出去除草,他母亲跟在其后追着喊:“盗!盗!”一旁的官吏听了,以为老人在追强盗,就把大儿子捉住捆了起来。 老人一看慌了,于是想喊二儿子殴出来对官吏说清缘由。可急得转不过口来,只喊:“殴!殴!”吏人以为老人在叫他打强盗,便狠狠地把盗打得差点丧命。 探究与分享 ★ 如果不能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人对你这样说…… 1. 你配吗? 2. 你算什么东西? 3. 你要饭吗? 4. 你是什么东西? 5. 你是什么垃圾? 思考: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配钥匙师傅: 算命先生: 食堂阿姨: 快递小哥: 垃圾分拣工: 自主学习 第四课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1.属性:含义、分类 2.概念:定义、特点 3.概念的表达:载体、特点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含义) 2.概念的外延(含义) 3.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1)相容关系:①全同关系; ②种属或属种关系(从属关系); ③交叉关系 (2)不相容关系:①矛盾关系; ②反对关系 通读教材P22-25页 做好预习笔记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一目:概念的含义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思维碰撞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说:“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 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 能直立行走 能用肺呼吸 能血液循环 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