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经济全球化 认识经济 全球化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开放是当代中国 鲜明的标志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 受益者、贡献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措施 走近经济全球化 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展更高层次的 开放性经济 总体要求、具体措施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含义 让经济全球化 更有活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因素 本单元框架结构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 重要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深刻把握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增强对中国发展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认同和理解。 【科学精神】 正确对待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法治意识】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要遵守世贸规则,承担相应义务,坚持正确义利观。 【公共参与】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掌握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导入新课 结合材料及实际,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024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举办。企业展规模宏大,保持在 36 万多平方米,共有 129 个国家和地区的 3496 家展商踊跃参加,参展的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多达 297 家,创历史新高,还有 186 家企业和机构堪称七届 “全勤生”。这一盛会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源汇聚中国,不仅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与文化交流。 “中国游” 在 2024 年风靡全球。中国免签 “朋友圈” 不断扩容,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外国游客们在上海搭乘磁悬浮列车感受速度激情,在贵州畅游黔山秀水领略自然风光,在福建泉州体验非遗文化之美。入境游 “堵点” 陆续疏通,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举措,让外国游客来中国 “说走就走”、宾至如归。 1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一带一路”国家顶级合作倡议 2013 2017 十九大: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2001 “加入世贸组织 1990 1984 1980 设立经济特区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处发展 做出对外开放 的重大决策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 1988 设立海南省 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迈出关键步伐 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 2018 首次进博会召开 2021 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03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 新阶段: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知识拓展 全面理解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全方位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领域等都坚持对外开放。 1 3 多层次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开放城市———内地中心城市”,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2 宽领域 就是立足国情,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 相关链接 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