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8275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30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3446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自主预习 01 归纳推理的前提、含义、分类? 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04 02 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 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03 完全归纳推理保真的必备条件? 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可靠性的要求? (1)都是由个性到共性的归纳推理,前三次猜想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只有认识了全部的,才是完全归纳推理。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低飞,披蓑衣”;“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这些农谚都是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形成的。 P59探究与分享 (1)说说华罗庚每个猜想的依据 (2)列举几条农谚,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通过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有关对象的事实材料,对它们进行整理加工,得到一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以这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具有概括性) 1.含义: 例如:北京人口超过1000万, 天津人口超过1000万, 上海人口超过1000万, 重庆人口超过1000万, 因此,我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1000万。 个别性情况 一般性结论 归纳推理VS演绎推理 个别 一般 区别: 联系: (1)归纳推理是演绎推理的基础,演绎推理为归纳推理提供指导。 (2)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相互渗透。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分为不完全归纳推理与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2.类型: 思考:判断以下属于哪一种归纳推理? 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2.体育老师对全班40名同学逐一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每位同学都顺利通过,得出结论:这个班级的学生体育达标。 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分为不完全归纳推理与完全归纳推理 3.类型: (1)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 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②特征: 由于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必然推理) 3.类型: (1)完全归纳推理 ③局限性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这就需要运用归纳推理的其他形式。 3.类型: (2)不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 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②特征P61 末段: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 3.类型: (2)不完全归纳推理 ③分类: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含义 特点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 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3.类型: (2)不完全归纳推理 ④易犯的逻辑错误: 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考察对象的范围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