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刘胡兰 刘胡兰,女,汉族。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她牺牲时,年仅15岁。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初读课文 词语熟读 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鲜血 拉走 民兵 挺起 血淋淋 杀死 烈士 liú lán pài bèi xuè lā bīng tǐng xiě shā liè 刘 liú 兰 lán 我会认 派 pài 被 bèi 血 xuè 拉 lā 兵 bīng 挺 tǐng 杀 shā 烈 liè 词语解释 叛徒:泛指有背叛行为的人。 出卖:为了个人利益,做出有利于敌人的事,使国家、民族、亲友等利益受到损害。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枪毙:用枪打死(多用于执行死刑)。 铡刀:切草或切其他东西的工具,在底槽上安刀,刀的一头固定,一头有把儿,可以上下活动。 生字我会写 刘 村 胡 左右结构 左宽右窄 左右大致相等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关 兰 注意“兰”“关”的前两笔点、撇。 半包围结构 反 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和穿插规律 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决与之抗衡,为掩护党组织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起因)写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 (经过)写刘胡兰没有向敌人屈服,被敌人杀害。 (结果)写毛主席亲笔写挽词纪念刘胡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刘胡兰》这篇课文。这段文字描述了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捕的悲壮场景。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刘胡兰作为共产党员的英勇无畏精神。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重要的情节。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被捕时间:_____ 被捕地点:_____ 被捕原因:_____ 1947年1月12日 云西周村 由于叛徒的出卖 天阴沉沉的:形容天空阴暗,没有阳光,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还象征着当时的气氛沉重和形势危急。 国民党反动派:指当时与共产党对立的国民党势力,这里带有批判色彩,表达了对敌人的否定态度。 云周西村:具体的地名,是刘胡兰被捕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文水县。 叛徒的出卖:指内部人员背叛组织,向敌人提供情报或协助抓捕的行为,这里强调了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天阴沉沉的”不仅描述了天气状况,也隐喻了当时紧张压抑的社会环境。“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则直接点明了敌人的行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接着,作者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刘胡兰因为叛徒的背叛而落入敌人手中,被囚禁在庙中,这标志着她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认真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这段文字描述了敌人审问刘胡兰的场景,展现了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刘胡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重要的情节。 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就我一个 愤怒 大声回答 打死也不说 语言、神态描写,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刘胡兰回答:‘就我一个!’” 刘胡兰的回答简洁而坚决,表明她愿意独自承担一切,保护其他同志。“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接着,作者描写了敌人企图通过物质利益诱惑刘胡兰,但她的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显示了她不为所动的决心。“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 威胁:用武力逼迫、恐吓。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