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 善于联想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课标要求 1.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 2.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3.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必备知识 1.创新思维的含义、客观基础 2.创新思维的特征及“新”的表现 3.联想思维的含义、基础、特征 4.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想象 5. 联想思维的能力与水平: 衡量标准、提高的重要途径 6.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要求:浏览课本P99—103,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 联想思维产生的条件/基础(客观基础、生理基础) 2. 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和主要途径 3. 联想思维的特征 4. 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重要依据、提高途径)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5. ▲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含义、特点、种类、作用) (2)想象(含义、特点、类型、方式、作用) 6. 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创新思维 善于联想 第十一课 壹 贰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联想思维的含义 与方法 要 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美国莱特兄弟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于是就产生发明飞机的联想和灵感,于20世纪初发明了飞机。 人类根据贝壳的原理和大乌龟背小乌龟的动作,发明了坦克。 美国工程师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实验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原来是雷达电波造成的。由此联想到用它来加热食品,进而发明了微波炉。 鲁班由茅草割手联想到铁制锯条,共同点是可以割,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根锯条。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1、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和主要途径 (1)含义: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2)依据: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3)主要途径: 时间途径 时间联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 空间联结:天安门场—升旗仪式 性质联结:齿状可以割东西; 数学书→语文书 性质途径 空间途径 (外在联结) (内在联结) 注意: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创新性)。 联想思维的类型 相似联想 由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功能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反映事物的相似性和共性) 相关联想 又称接近联想,由一个人或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个人或者物。 对比联想 又称相反联想,对于性质和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因果联想 一种原因会想到一种结果,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小鸟—飞机;蝙蝠—雷达;松柏—坚韧;春天—新生 如:1949—新中国成立,6月7日—高考,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如:白天—黑夜、成功—失败、真善美—假恶丑、沙漠—绿洲 如:海水污染—海洋生物的死亡、空气污染—全球变暖 2.联想思维产生的条件/基础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1)客观基础: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例】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喜鹊叫喜,乌鸦报丧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2)生理基础: 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例】由变色龙的原理,人们研制出了迷彩服 思考:你能把木头和足球,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建立起联系的关系吗?这种联系体现了联想思维的什么特征?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联想思维具有跨越式的联结性。 3.联想思维的特征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