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2192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课堂实录 )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9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暮江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学习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感受诗人用浅白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如“铺”“瑟瑟”“红”等字词的精准运用,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如“残阳”“铺”“可怜”等)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巧妙,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事物。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如“残阳”“铺”“可怜”等)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巧妙。 教学流程 一、拆题解字,趣品诗题 师:(板画:)同学们,猜猜我画的是什么。 生:(纷纷猜测)爪子?树?…… 师:它矮矮小小的,如果我多画一些就可以连成一片——— 生:草地。 师:对,看我继续画,(板画:)这是什么? 生:是太阳。 师:说太阳的,是懂我们中华文化的。当太阳落在草丛里就意味——— 生:到了傍晚。 师:是的,草和太阳就共同组成了这个字———莫。(板书:莫)“莫”字最初就表示“傍晚”,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字特别好用,开始给它加偏旁,还可以加什么? 生:加土字底,可以组词“坟墓”。 师:(板书:墓)还有吗? 生:加“巾”字,可以组词“幕布”。 师:(板书:幕)是的,还有吗? 生:还可以加“恭”的下面部分。 师:厉害,这个字你都认识!(板书:慕)下面这部分其实和“心”有关。我们知道,“心”字作偏旁,放在一个字的左边就是——— 生:竖心旁。 师:“心”作为偏旁,放在一个字的下边就是——— 生:心字底。 师:没错,“慕”字下面其实也是“心”的变形,所以“慕”和“心”有关。今天我们见到的是“莫”字下边加一个“日”就是——— 生:暮。(师板书:暮) 师:(板书:江)暮江就是——— 生:傍晚时候的江水。 师:(板书:吟。补齐诗题。)“吟”字是什么意思? 生:吟诵、吟唱。 师:没错,“吟”是一种诗歌体裁,是“吟诵”的意思。那“暮江吟”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江水……(生停顿思考)吟诵傍晚的江水。 师:很会动脑筋!顺着说很难说通,但是调整顺序就可以了。所以“暮江吟”就是——— 生:(齐)吟诵傍晚的江水。 师:这是对诗题的一种解释。你还能想到哪些和“吟”有关的诗题? 生:《石灰吟》。 师:会背吗?(生背诵) 师:太棒了,这是我们高年级要学习的一首诗,你已经会背了。还有吗? 生:《游子吟》。 师:是呀,慈母———(生齐背全诗) 师:“吟”字加在诗题里,意味着诗是吟诵出来的。 二、咂摸感觉,初品诗味 师:这首诗我们提前预习了,会背的同学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的,找一名还不会背的同学,读给我们听。(生朗读全诗,流利准确。) 师:读得很准确。大家互相读给同桌听。(同桌间自由读) 师:好,我们一起来。女生读一句,男生读一句。(男女生合作读诗) 师:读得挺整齐,但是少了点感觉。读诗还是要动脑筋的。这次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女生合作读诗,每句句尾稍稍拖长。) 师:好多了!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我先读,你们再读,注意捕捉老师读诗的感觉。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节奏放慢,“阳”“铺”“中”稍延长,“一道”稍快。) 生:(齐)半江瑟瑟半江红。(模仿老师,节奏变慢。) 师:可怜九月初三夜。(声音放轻) 生:露似真珠月似弓。(模仿老师声音变轻) 师:真好,这就是动脑筋读诗!我们再次一起读,注意捕捉读诗的感觉。(生齐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