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4146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际联盟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5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月月
    七年级历史月度作业 2025.9 (总分50分 时间30分钟 )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 )。 A.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B.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经能写文字 D.已经学会使用“火” 2.研究北京人、蓝田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3.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长82毫米,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极为尖利的器物挖成的。这说明他们( ) A.使用打制石器 B.懂得缝制衣服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集体生活 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这些遗存直接证明了北京人( ) A.能够制造磨制石器 B.已经掌握了用火技术 C.懂得种植农作物 D.会建造简易房屋 5.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北京地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制技术”“懂得人工取火”等词语,出现的结果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6.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彩陶文化的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中原地区史前文化辐射范围广 B.黄河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 C.原始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手工业制作水平领先世界 7.央视纪录片《稻之道》挖掘解读了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摄制组在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原始农耕生活的内容拍摄。该遗址是( ) A.红山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出现 B.水井的建造 C.陶器的制作 D.铁器的发明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佐证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是( )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农耕生活的想象图 D.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 10.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的起源 C.商业的起源 D.畜牧业的起源 11.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中华儿女“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北京人 B.大禹 C.炎帝、黄帝 D.秦始皇 12.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与其相关的制度为( ) A.禅让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13.阪泉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黄帝与炎帝 B.黄帝与蚩尤 C.炎帝与蚩尤 D.尧与舜 14.孙中山曾评价“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里的“平定蚩尤乱”对应的重要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5.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装饰品,如翠绿色的玉石和绿松石以及骨器和象牙制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 B.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16.时间轴可以清晰地展现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脉络。下面时间轴上的▲处应该填写(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大禹建夏 D.国人暴动 17.“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缘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8.“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反映了西周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1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D.郡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