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4226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470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陕西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榆林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两大题,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1.根据关键信息“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及一些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可以判断,该关键信息描述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丁村人 C.郧县人 D.蓝田人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 3.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4.中国原始农耕文明具有差异性特点。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 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 5.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 A.甲骨文 B.商鞅铜方量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母戊鼎 6.随着禅让制被打破,中国历史进入王位世袭的“家天下”时代。这一时代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8.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9.下列选项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平王东迁 D.商鞅变法 10.《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楚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11.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12.“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筒车 非选择题(共三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摘编自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图A中的① (地名)(1分);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至商王 (人物)(1分)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 年,(1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于图B中的② (地名),(1分)史称西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和依据(3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2分) 14.(12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