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4913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1-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613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课,列宁,十月革命,教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1. 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过程极其重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 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培养学生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列宁的首创精神,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照片,同学们知道这里是哪里么? 学生:故宫。 教师:没错,这里是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更是中古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同学们可以去北京故宫参观展览,来体验中国古代文化呀!那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它是哪里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它的历史比故宫还要悠久,常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见证者,它就是红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故宫与红场的图片导入,再借助学生熟悉的故宫与红宫相比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堂教学。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列宁与十月革命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二月革命前的俄国概况 展示材料: 1861年改革后,俄国煤炭增长量为130%,钢铁产量增加了190%,铁路总里长达32000公里。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 教会: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经济发展状况。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相对落后。 一战对俄国的影响 展示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农民反抗和工人罢工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教师:一战对当时的俄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一战中俄国的失利激化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展示图片: 教师:在一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和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月革命应运而生。那同学们来一起找一下二月革命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结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时间:1917年3月;(2)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教师: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多万人举行了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的支持,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展示图片: 展示表格: 教师: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代表工人士兵即无产阶级的利益,拥有武装力量;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掌握各级行政机关。 (设计意图)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