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5043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697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甘肃省,第一,答案,试卷,历史,次月
  • cover
GS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一)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得出“人类是由古猿逐渐演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A.文字 B.传说 C.电影 D.化石 2.学习历史的方法不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走进遗迹、遗址和博物馆等场所。某同学在参观北京人遗址时,看见遗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作物 3.右图为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出的骨针和装饰品,这反映出山顶洞人 A.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B.依然使用打制石器 C.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4.新华社长沙2025年1月21日电,在湖南省常德市澄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两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A.人类社会起源 B.炎黄部落起源 C.原始农耕生产 D.王朝的更替 5.右图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 C.人面鱼纹陶盆 D.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6.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A.财富争夺激烈 B.玉器生产普及 C.早期国家产生 D.贫富分化出现 7.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下列遗址能够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是 A.牛河梁遗址 B.陶寺古城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仰韶文化遗址 8.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内城约有300万平方米,外城630万平方米,城内河道长度长达32公里,并拥有9个城门,建造这些设施显然要耗费大斑的人工。据此推测良渚社会 A.文化影响范围广阔 B.农业生产水平高超 C.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D.社会人口规模庞大 9.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凸显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A.多元一体 B.历史悠久 C. 一脉相承 D.继承发扬 10.他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11.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分封制确立 B.国家的形成 C.禅让制实行 D.王朝的兴起 12. “龙”意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西周历史 D.春秋历史 13.殷墟出土的商朝甲骨卜辞中记载有大量奴隶被迫在农田集体耕作,在手工作坊做工,在贵族家中劳动。这反映出商朝 A.是我国第一个王朝B.实行王位世袭制 C.是一个奴隶制王朝D.军事上连年征伐 14.下列选项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定都镐京 B.国人暴动 C.平王东迁 D.盘庚迁殷 15.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用鼎明确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各地发展不平衡 B.社会等级森严 C.青铜铸造业发达 D.周王室实力强 16.春秋时期,郑庄公对周王室发难,挑战王权,甚至与周王兵戎相见,统领郑国军队大败周桓王所率的王室联军,射伤周桓王,这体现了 A.西周灭亡 B.诸侯相互征伐 C. “尊王攘夷” D.王室衰微 17.下图是春秋时期的考古发现,这可以印证当时 A.生产力水平提高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手工业规模扩大 D.冶铁技术的高超 18.春秋时期,随着产品的增加.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瓜货币被更多的使用。这反映了春秋 A.农业生产技术革新B.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 C.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分封制度正面临崩溃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第21题14分,共42分。) 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