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神奇的地方。 2.引导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形象,交流对他的感受。 二、拓展资源 丛书:《盘古开天地》(《三五历纪》)《始祖伏羲》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单元文章篇目。 人文主题:中外神话 语文要素:(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发布单元学习任务)同学们,好消息!学校即将举办首届“世界神话故事节”,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神话传讲人集训营”。在本次集训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制作神话人物图册,讲述神话人物故事,为参加“世界神话故事节”做好准备。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任务一:见证开天辟地的壮举;任务二:共情坚韧执着的抗争;任务三:领略希腊英雄的风采;任务四:讲述始祖女娲的功绩;任务五:传讲精彩神话故事;任务六:创编我与神话人物的故事。 (出示课题及本课活动)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活动,一起来见证一场开天辟地的壮举吧。 任务一:见证开天辟地的壮举 第一课时 回顾旧知 通过预习课上的图片排序,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一:梳理概括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朗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图片对应的自然段落,找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仿照示例,尝试结合文章内容,为每幅图片概括小标题。 汇报交流,解决任务。 找到四幅图片对应的段落并概括小标题。 (2)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天地没有分开,巨人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苏醒。 ———经过: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支撑天地。 ———结果:盘古倒下他的身躯化为万物,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3)借助图示,厘清故事脉络,尝试简要复述。 活动二: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之处。 借助图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圈画出课文中体现出神奇之处的语句,完成思维导图。 (2)小组交流想象到的画面,说一说故事的神奇之处,感受盘古的人物形象。 汇报交流故事中的神奇之处。 想象之神奇。借助表达支架,交流想象到的画面以及自己的感受。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人类居然把没有分开的天和地想象成一个大鸡蛋,读了这句话我想象到天地模糊一团又连成一片的画面,感受到神话中的天地与我们现在的天空清朗、大地辽阔非常不同,这个想象太神奇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读了这句话我想象到巍峨的巨人盘古双手举起撑着天,脚踩着地的画面,感受到盘古高大无比的形象,以及他的力量。 天地变化之神奇。结合图片,重点关注反义词,反复朗读,感受天地变化之神奇。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变化过程神奇:“大鸡蛋”碎了以后,本来混沌一片的宇宙却自然分成轻而清、重而浊两类,而且一个上升一个下降,这个分离的过程多么神奇有趣啊! 数字之神奇。通过分析文章中出现的数字,感受神话夸张神奇的想象。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 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可思议,一定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唤。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