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5577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203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内蒙古自治区,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雅典……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民主的起源地,这座城市对于全世界而言,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下列文明成果,与此相符的是( ) A. B. C. D. 2.下面一组图示体现的主题是( ) 封君封臣制度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早期大学的兴起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泥土制造泥板并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使用莎草制成莎草纸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象形文字,这表明人类文明的( ) A.传承性 B.多元性 C.包容性 D.优劣性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由此可知,该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C.内容比较全面 D.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5.如图是12—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图中欧洲大学数量的增加( ) A.说明大学拥有较大自主权 B.表明大学成为学术文化中心 C.证明近代大学发源于欧洲 D.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6.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 B.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D.早期大学的兴起,为欧洲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大学分布图。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近代文明的曙光 D.封建时代的亚洲 8.古巴比伦王国留下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对“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A.充分保障人民利益 B.内容非常丰富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维护奴隶主利益 9.原本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罗马经济发展的羁绊。屋大维考虑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革新。屋大维在罗马帝国开创了“元首制”,对军事、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了独裁。这说明( ) A.罗马实行民主政治 B.罗马帝国走向衰落 C.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D.罗马对外侵略扩张 10.关于古代西亚文明的产生,下列表格内容的比较材料表明( ) 公元前9000年左右,西亚出现农耕、畜牧 生产力、生产方式 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进行农业灌溉、使用金属、工具城市功能完善 农业进步、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私有制、城市 公元前2900年,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石碑上出现统治者,印章上的人拥有宗教、军事权力 阶级分化、城市国家、宗教和社会意识体系 A.人类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 B.早期文明趋向整体发展 C.其客观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D.交流互动中产生了文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11.天文历法的成就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问题。(6分) 材料一;某当地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呈在地平线上间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历法。 材料二:中国远古传说中有一位神农氏,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材料三: 材料四:我国南北朝时有·位科学家,他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他所删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