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5869

第3章 单元素养测评卷(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1-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94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高中
    单元素养测评卷(三) 1.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能量不能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B错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进行再生产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是因为其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D正确。 2.D [解析]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一般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A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B正确。在一条由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在一条由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中,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腐生的动物蚯蚓也是分解者,D错误。 3.A [解析] 鞭毛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多数细菌为分解者,B错误;图中所示成分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4.C [解析] 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h+c,A错误;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兔的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d,C正确;图中b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所以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D错误。 5.D [解析] 由表可知甲的同化量最大,乙的同化量最小,说明乙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处在乙营养级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A错误;丙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全部来源于丙的同化量,B错误;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第一营养级是甲,第二营养级是丙,第三营养级是乙,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0×107)÷(7.50×108)×100%=3.2%,C错误;图中为某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故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一定为2.48×1011 kJ·hm-2·a-1,D正确。 6.B [解析] 图甲中的A、图乙中的c均代表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如蓝细菌,A正确;b为分解者,不属于捕食食物链的环节,且图乙中碳以有机碳的形式沿食物链c→d→a移动,而不是循环,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B错误;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②③④⑤,即呼吸作用过程,以及化石燃料燃烧,C正确;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得非生物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转化为CO2重新进入非生物环境,因此图甲中的A和C(分解者)、图乙中的c和b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D正确。 7.D [解析] 光信息刺激植物开花,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A错误;“深山密林,猿声尖啼”所体现的是声音信息,属于物理信息,与信息素(化学信息)不同,B错误;信息素可以作用于同种生物,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种生物,C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影响种间关系,D正确。 8.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4种生物各自只占一个营养级,且构成一条食物链,而食物链中包含的两种生物类型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甲不可能是分解者,而是消费者,A错误;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会出现富集现象,据此可知图中的食物链关系为丁→乙→甲→丙,即乙为初级消费者,其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