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十二章》跟踪学习 (总分:33分) 【基础存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xún xún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上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十分巨大。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诲( )人不倦 xún xún( )善诱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因材施教( ) (2)温故而知新( ) (3)思而不学则殆( )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 4.下面各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鲁国,一路走来的智者孔子看看背后的行囊,终于决定坐下来,开始自己传承思想的伟大工程。 ②广授门徒,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所传承的,就是他一生总结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 ③儒家思想像行走大地的阳光一样灿然于天地间,百代流芳。 ④也许,一种思想,非要经历无数人的传承,才能横空出世,扎根生芽开花结果。 ⑤一代又一代,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 A.④①③⑤②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②⑤③ D.⑤①②④③ 【课文推敲】(13分) 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分) _____ 7.“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温习”,请说说二者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2分) _____ 8.结合全文,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概括《论语》的基本特点。(4分) _____ 【交流研讨】(10分)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5分) 材料一: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被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国境内和世界各地的孔庙达2000多座。自汉代以来,每年各地祭祀孔子的活动连续不断。1994年12月,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重要的儒家典籍,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 (1)穿越时空界限,孔子被评为“最美教师”。为此,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颁奖辞。(3分) _____ (2)时下,全国不少中小学校园掀起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请你为孔子的巨著《论语》写一句推介语。(2分) 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5分) 5月18日,备受关注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自开播以来,节目精选“春天、多彩、勇毅、风味、先生、寒暑、山河、灯火、相逢、在路上”十大主题,从古今对话的视角,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一起读诗读人读世界、看山看水看中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决赛之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