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6684

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76234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上,共筑,生命,家园,议题,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世纪90年代 福建长汀 山坡裸露、河床干涸 2024年 福建长汀 “满山苍翠、溪流清澈、稻田肥沃” 思考:是什么让长汀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从“生态伤疤”到“生态标杆”,长汀用三十年时间书写了生态逆袭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从长汀的变迁中,学习如何共筑生命家园。 导入新课:你能想象这是同一地区吗?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总议题:长汀三十年生态逆袭 ———火焰山”如何变身“绿富美”? 子议题一:从“赤地千里”到“绿意盎然” ———人与自然如何共生? 子议题二:从“生态修复”到“绿富双赢” ———绿色发展如何落地? 子议题一 从“赤地千里”到“绿意盎然” ———人与自然如何共生? 议学情境:昔日荒凉———长汀的生态之痛 当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福建长汀村民深陷“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困境,“种一坡、收一箩”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长汀因过度开垦砍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曾达146.2万亩,水土流失率超80%。红土裸露的山坡如“火焰山”,雨季泥沙淤积致河床干涸、农田贫瘠,村民生活困苦。 “山光光,水浊浊,田瘦瘦,人穷穷” “吃的是红泥土,喝的是黄泥水” “三天无雨火烧埔,一场大雨土流失” 议学任务: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度开垦砍伐 水土流失 村民生活困苦 沉重的环境代价 从长汀的这段经历中想想人和自然有何关系? 如果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会发生什么? 生命共同体 开发、利用 补偿和修复 生存与发展 提供滋养 议学总结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议学情境:今日生机———长汀的治理之路 议学任务: 从长汀的治理措施中,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 1999年起,长汀启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政府牵头种植马尾松、杨梅等耐旱树种,组织村民修建水平梯田、蓄水池; 1999年起,长汀启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政府牵头种植马尾松、杨梅等耐旱树种,组织村民修建水平梯田、蓄水池; 村民成立“护林队”,禁止乱砍滥伐;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的农户给予补贴。 如今,长汀水土流失率降至6.7%,森林覆盖率达79.8%。 议学总结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 坚定目标: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基本国策: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新发展理念: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子议题二 从“生态修复”到“绿富双赢” ———绿色发展如何落地? 议学情境:两条道路———长汀的选择 砍树卖钱、开荒种粮 水土流失加剧、村民贫困(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 01 生态修复+特色产业 杨梅种植、生态旅游兴起(人均年收入超2.8万元) 02 议学任务: ①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②你更赞同哪一条发展道路? 议学总结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P83、P84、P87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绿色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