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16874
4 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教学课件(共30张PPT)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2962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PPT
,
七年级
,
2024
,
统编
,
语文
,
初中
(
课件网
) 天净沙 秋思 · 致 远 马 素养目标 准确理解小令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流畅准确地翻译全文。 体会小令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借助意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感受作者羁旅漂泊的愁苦,增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但也常常引发人们的愁思。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留下了伤春悲秋的诗作。在众多的悲秋作品里,有一首元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先生对它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大家想知道是哪首元曲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文学常识 第一章 [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代表作品有散曲《天净沙·秋思》、杂剧《汉宫秋》。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 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刻画出一幅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言简而义丰。 [写作背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曲” 剧曲(杂剧) 散曲 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文体知识]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有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文体知识] 整体感知 第二章 [诗歌朗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朗读指导: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题目解读] 天净沙 秋思 ·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点名时令。题目概括了全曲的内容。 作品鉴赏 第三章 [作品鉴赏] [运用白描手法] 选取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意象,描绘出一幅苍凉的深秋暮色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作品鉴赏] “枯”“老”“昏”添悲凉气氛,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衬托出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作品鉴赏] “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过客的无尽联想,“西风”即秋风,既点明季节,又增添悲凉气氛。“瘦”看似写马,实则借马的瘦弱衬托旅人的辛苦,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作品鉴赏] 第一句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的“昏”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二句直接抒发羁旅愁思。“断肠”二字把游子无法言传的辛酸与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归纳总结 第肆章 [归纳总结] 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的画面描绘出来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教学课件(共12张PPT)(2025-09-30)
21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 教学课件(共15张PPT)(2025-09-30)
21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课件(共16张PPT)(2025-09-30)
2.济南的冬天 教学课件(共21张ppt)(2025-09-30)
21 古代诗歌五首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 教学课件(共16张PPT)(2025-09-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