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6906

7.2 荷叶·母亲(教学课件)(共36张PPT)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26894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初中,七年级,2024,统编,语文,36张
  • cover
(课件网) 叶 荷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 亲 母 ·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壹 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叁 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贰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肆 素养目录 新课导入 壹 文学常识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介绍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出生于福建福州隆普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中国近现代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介绍 冰心 冰心是20世纪文学巨匠,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爱的哲学”,既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文学创作思想,又是一个凝聚人类共同感受的世界性命题。观察几十年来冰心的海外传播与研究可以发现,冰心一直被视为和平友爱的使者,她的宽容和大爱堪称中国形象的一种象征;她的用人类之爱制止战争的理想信念,成为倡导和平正义的世界性资源。 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创作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人们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社会的动荡不安让人们的心灵备受煎熬,他们渴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安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冰心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关注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关爱和庇护的强烈渴望。《荷叶·母亲》正是她对这种普遍情感需求的回应。 文体知识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贰 整体感知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词语积累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并蒂(bìng dì):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ruì):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本文指花带来好预兆。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未放。 攲斜(qī):倾斜、歪斜。歪斜不正。 慈怜(cí lián):慈爱怜惜。 荫蔽(yīn bì) :树木遮蔽。“荫”,树荫。读“yīn”或“yìn”,此处读一声,在“荫庇”中读四声。 结构梳理 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词语积累 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送莲 (第1自然段) 忆莲 (第2、3自然段) 看莲 (第4-7自然段) 悟莲 (第8、9自然段) 送 忆 看 悟 叁 课文研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课文研读 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明确: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阿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莲花的来历、颜色及其所处的位置 课文研读 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