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业与乐业》跟踪学习(总分:30分) 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小题。(8分) 《敬业与乐业》引用 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bù èr fǎ mén”的中心论点。论述“有业”时,引用了孔子“群居终日,yán bù jí yì,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及百丈chán shī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论述“敬业”时,作者引用朱熹的话,说:“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大量格言名句的引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bù èr fǎ mén( ) ②yán bù jí yì( ) ③chán shī( ) ④páng wù( ) (2)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鲜为人知 B.家喻户晓 C.断章取义 D.声名远扬 (3)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课内精读】 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相关小题。(11分) 2.下列事例不符合第6段中所说的“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一项是( )(3分) A.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造福苍生。 B.范仲淹正道直行,爱惜人才,政绩出色,心忧天下,十分重视教育和对后辈的提携,成名后不遗余力地为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C.秦始皇结束几百年纷争,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成就大一统的皇帝。 D.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3.试举例说明“第二要乐业……”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说这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4分) ★4.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验,简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4分) 【拓展迁移】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余海滨 ①善用兵者蓄其势,把力量聚焦于一点、专注于一点,更容易取得突破、有所成就。《三国志·魏书》注引《汉晋春秋》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意思是说:守卫的据点少,阵地就能牢固;兵力集中而不分散,战斗力就会强大。 ②用兵作战要集中兵力,同理,做事也要舍多“守少”、志恒“力专”。只有把目标集中在一点,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钻”下去,才能掘井及泉、功成事立。 ③据《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信都芳以研习算术、天文为乐,尝对人言:“算历玄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沈思,不闻雷霆之声也。”用心就是这个样子。它能使人全情投入,实现日日精进,从而达到极高的境界。信都芳一生钻研学问,不仅精通算术、天文历法,还旁涉群书,知识渊博,对乐律有很深的造诣。当时有一种用来观测节气的律管吹灰候气法失传了,信都芳经过十几天思考就找到了方法。 ④树木只有剪去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一个人只有学会给欲望做减法,舍弃多余的,方能用心专一,终有所得。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数学家陈省身“只好做数学”,画家黄永玉“只好作画”,他们守住了“专”,做到了“精”,留下了“艺”。诚如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所言:“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⑤“专”是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人如果坚守初心,把时间、精力和智慧聚焦于关键目标,做到“择一事,终一生”“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近代学人杨树达,一生专注于破解语言文字的奥秘,晚年研究甲骨金文时,已身体有恙,但他仍然坚持早晨三四点起床工作,上午十时休息,下午继续工作,几乎天天如此。靠着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杨树达最终将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整理成为一部部考证严谨的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