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楼记》跟踪学习(总分:16分) 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安求其能千里也 2.下列对句中字词的意义或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乃重修岳阳楼”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中的“乃”,用法和意义均相同。 B.“增其旧制”和“其真无马邪”中的“其”,用法相同。 C.“古仁人之心”和“览物之情”中的“之”,用法相同。 D.“不以物喜”和“屠惧,投以骨”中的“以”,意义相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课内精读】 阅读《岳阳楼记》全文,完成下面各题。 【表述看法】★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内容理解】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借古仁人之口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号,表达了自己和古仁人共同的政治理想。 B.作者写景注重动静结合,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几句写出了动植物自由欢快、生机盎然的景象,使画面更为灵动活泼。 C.本文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尤其是第三、四段记叙与抒情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洞庭阴晴图”,表现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览物之情。 D.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客观环境的好坏对于“古仁人”来说也具有悲喜情感的变化。 二、跟踪迁移 【综合实践】 6.范仲淹发了一个自己写《岳阳楼记》的朋友圈,文字内容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岳阳楼记》与子京共勉!”假如你是滕子京,读了《岳阳楼记》后,你会怎样回复范仲淹?(不超过50字)(2分) 《岳阳楼记》跟踪学习 1.B(A.同“嘱”,嘱托/类;B.离开;C.日光/景色,景致;D.探求/要求。) 2.C【A.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竟然;B.代词,指岳阳楼/语气助词,表反问;C.结构助词,的;D.因为/把。】 3.(1)(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2)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4.都体现了二者心系天下。范仲淹为民为君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国家和百姓的忧与乐放在首位;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他能“与民同乐”,说明他将百姓的苦乐放在心上。 5.D(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客观环境的好坏对于“古仁人”来说没有悲喜情感的变化。) 6.示例:范兄,感谢你的开导,我定会学会拥有豁达的胸襟,不因外物而或喜或悲,我定心忧天下,为民而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