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338

1 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45张PPT)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97773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学课件,初中,语文,统编,2024,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春sPRING 朱自清 01 素养目标 Qualitative Goals 02 03 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领略文中的春天之美。 精读语句,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品味语言之美。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情感,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文学常识 01 花开静谧无声,但是它的芳菲会使我们伫足停留;花落悄然无息,或许它的那份飘逸使我们凝眉深思。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 作者介绍 代表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写作背景 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整体感知 02 花开静谧无声,但是它的芳菲会使我们伫足停留;花落悄然无息,或许它的那份飘逸使我们凝眉深思。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 嗡 ( ) 卖弄( ) 嘹亮( ) 风筝( ) 朗润( ) 喉咙( ) 烘托( ) 抖擞( ) 酝酿( ) 应和( ) 静默( ) 健壮( ) wēng lǎng rùn yùn niàng mài nong hóu lóng yìng hè liáo liàng hōng tuō jìng mò fēng zheng dǒu sǒu jiàn zhuàng 呼朋引伴( ) hū pé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蓑 ( ) 黄晕( ) 窠巢( ) 撑伞( ) 薄烟( ) 胳膊( ) suō ké cháo báo yān huáng yùn chēng sǎn gē bo 繁花嫩叶( ) fán huā nèn yè 稀稀疏疏( ) xī xī shū shū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这里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明亮滋润 呼朋引伴: 宛转: 卖弄: 赶趟儿: 花枝招展: 朗润: 窠巢: 鸟兽昆虫的窝 薄 ( )薄烟 ( )单薄 ( )薄荷 bó bó bò 涨 ( )涨水 ( )头昏脑涨 zhǎnɡ zhànɡ 和 ( )应和 ( )和平 ( )和牌 ( )和面 ( )和稀泥 hè hé hú huó huò 晕 ( )日晕 ( )晕倒 yùn yūn 悄 qiāo qiǎo ( )轻悄悄 ( )悄然 朗读指导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七段 第十段 用柔和、舒缓、欣喜的语调,“盼望”“来”“脚步近”应重读,读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欣喜之情。 用欢快的语调读出人们的愉悦之情。“轻悄悄的”“软绵绵的”语调要轻,可适当拖长声音。 用亲切、欢快的语调,读出人们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用逐渐高昂、铿锵有力的语调,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划分文章层次,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绘春 (第1段) (第2—7段) 第三部分:颂春 (第8—10段)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 春花图 迎春图 课文研读 03 花开静谧无声,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